最新!北京申报高级教师须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未来教师交流轮岗将入法
校长会 观察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九部门共同印发《北京市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通过实施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其中,原则上将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作为申报高级教师的必要条件。
01
北京申报高级教师有新规
2022年1月5日,北京市教委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北京市提出原则上将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作为申报高级教师的必要条件。
据了解,为了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等九部门共同印发了落实方案。
针对乡村学校总体超编现状,北京市将创新挖潜编制管理,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编制的使用效益,开展市级教育系统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核定乡村学校合理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和岗位结构比例,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编制存量,合理调配使用事业编制,满足编制资源配备不足学校的需求,提高使用效益。
北京市还将完善交流轮岗激励机制,调整优化乡村学校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原则上将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作为申报高级教师的必要条件;为乡村学校设置市级骨干教师专项指标;设置中小学特级校长流动到乡村学校任职专项指标,将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作为选任中小学校长的优先条件。
另外,北京市提出,村小、教学点新招聘的教师,5年内须安排到本区城区学校任教至少1年,城镇教师校长在乡村交流轮岗期间,按规定享受当地相关补助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
北京市还将深化教师职称评价制度改革,调整优化中小学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按照城乡统一标准设置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并核定到每一所乡村学校。
02
在北京,城乡一体化流动将成为常态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畅通城乡一体配置渠道,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
北京市还将完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绩效工资分配要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特殊教育、承担课后服务及教育综合改革等任务的教师倾斜。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支持有关区为乡村教师租赁周转房,帮助乡村教师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在各类人才项目、评选表彰、评奖评优中向乡村教师倾斜等。
为促进城乡一体化流动,北京市还将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管理团队+骨干教师”组团输出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城镇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统筹安排乡镇中心学校和所辖村小、教学点教师交流任教。城镇学校要专设岗位,接受乡村教师入校交流锻炼。
乡村学校教师将由多种形式配齐。北京市将持续实施《北京市乡村教师特岗计划(2021—2025年)》,每年面向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京外省级师范类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学历师范专业毕业生、京外普通高等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招聘400余名紧缺学科乡村教师,重点招聘音乐、体育、美育、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其中,非师范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满5年后,区教委给予4万元一次性补助。
03
未来,教师交流轮岗或将入法
2021年12月初,第二批试点区朝阳、海淀、大兴、延庆四区开始了教师交流轮岗,此次轮岗涉及北京市城区内区域面积较大的朝阳区、海淀区,以及城南大兴区、生态涵养区延庆区。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表示,针对第二批教师轮岗,各区先要形成供需报表,从学区集团的角度把供需对应上,同时对本区特别是学区和集团内的教师摸清底数。摸清底数主要是指要搞清楚其有优势的服务属性,甚至细化到每个学科、每个人。
按照北京市的政策设计,校长层面,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该进行交流;教师层面,在编在岗教师,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进行交流。
这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将被界定为法定义务,这也表明了我国将积极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强烈改革决心。
● 李希贵:如果不重视对教师额外劳动的补偿,学校风气就会越来越消极
● 一起向未来!校长会致敬“2021年度十大校长”,他们是教育叩问者,也是答题人|启航2022
● 2021年,这十大教育政策,与办学治校息息相关 | 年终盘点
● 2021年,事关教师的十大关键词,哪一个让你感触最深?|年终盘点
● 2021年引发校长共鸣的十大观点,竖起2022年的教育路标 | 年终盘点
● 教育圈经历的大事儿竟成2021年流行语?真的令人“破防”了|年终盘点
来源 | “校长会”(ID:xiaozhangclub)综合整理自北京市教委官网、现代教育报、北京晚报微博等。